有一次偶然在Youtube看到有人在分析退休金相關議題(傳送門),本來我就知道年老後,若以正常上班族的薪水來算,退休金一定不夠用,但沒想到真實的數據統計下來是如此可怕,讓人不得不盡快規劃退休後的生活費,我也不厭其煩地提醒身邊的朋友,要趕快準備養老金,尤其有小孩或計劃要有孩子的準父母,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未來負擔。
老年人生活費,比你想像中少很多
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老人狀況調查,65歲以上長者每月可用生活費統計如下表,此數據雖然距今已經有5年,但我想此數據還是很有參考價值。

從上圖可以看出來,大多數65歲以上長者每月可用生活費是介於新台幣6,000~12,000之間,若以最高12,000來算,每天的生活費也僅有400元,三餐平均下來,每餐僅有133元,這還沒算每個月基本的水、電、瓦斯費、第四台等費用支出,若再把這個加進去,每餐將剩不到100元,整體來說,將近8成長者的生活費低於18,000元,以這種生活費水準,千萬不能有什麼病痛,更別想著年老後還要遊山玩水,享受人生,因為已經連基本的生活都會出現問題。
另外,還有一項行政院處計處家庭收支調查資料,假設若在2021退休, 並從20歲工作到60歲,以可支配所得(可支配所得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)中位數為準,40年工作累積下來的可支配所得是1,442萬,台灣的平均儲蓄率是23%,因此換算下來退休後的存款是332萬,這個數字跟你想像中,退休該有的存款金額差距有多少?
以上的數據都是目前統計的結果,但未來呢? 數字會更好還是更差? 我們要面對的還有通貨膨脹問題,最近蛋價、豬肉及物價狂漲不停,原本100元就可以吃很好的便當,現在還要再多拿出銅板才吃得起,更不用說其他民生必需品也在漲價,在通貨膨脹,萬物齊漲年代,唯獨就是薪水沒漲。
領薪水錯了嗎?
首先,先來說說學校教育,有這麼一個說法,現在學校教育體制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所成形,目的都是訓練學生成為一名員工,教導他們工廠所需的技能,讓他們畢業後可以到工廠上班,而不是教他們金錢管理、投資或是如何創業等課程,以免沒有學生畢業後願意乖乖到工廠上班,為企業主所用。這點我覺得滿符合現實情況,我們現在還是不時聽到,有企業抱怨學校所教的課程已經跟社會脫節,無法滿足企業用人所需,所以政府就會因此適時調整課程內容。另外,也不難理解,為什麼很多在學校成差的學生,長大之後很多都自己創業當老闆,比成績好的學生成有成就,在我們生活之中,是不是很多成績好的學生,理論上應該更有能力和創造力,但他們卻選擇一條更安穩的路,如公務員,每月只領一份固定薪水? 父母也都是灌輸我們一個觀念,好好讀書,以後找個好工作,但是殊不知,領固定薪水只是生活穩定而已,畢竟,人的一天只有24小時,一年只有12個月,靠領薪水,以時間換取金錢的方式,並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。
當然,把問題怪罪在學校教育體制並不適當,只是,我們要加強金錢管理、投資或創業的能力,讓自己不要光靠死薪水過程生活。
除了領薪水之外,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多存點退休金呢?
常見理財方式
常聽到的理財方式之一是定存,這也是老一輩人最常用的理財方式,在民國60年代,定存利率高達10%以上,就算到了民國80年代末期,也都還有5~6%以上的水準,算是不錯的獲利。但到今天為止,雖然利率已經逐步上升,可是定存利率也還不到1.5%,光通膨就吃掉所有的獲利,錢可以說是越存越薄,定存已經不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投資方式。
另一種理財方式是保險,例如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,都是保險兼具投資的雙重功能,也是很多人喜愛的理財方式之一,但儲蓄險,雖然可以獲得比銀行定存高一些的獲利,但其實並沒有高出很多,投資型保單就更不用說了,並沒有保證獲利。
再來就是最多人的理財方式-股票。投資股票是一門高深的學問,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虧錢居多,因為當手中股票跌的時候不敢賣,一方面怕認賠會虧錢,一方面也賭能夠漲回來;但若手中股票在漲,卻會很快就賣出,只求能有獲利就好,怕再跌回去,因此這樣一來一往算起來,其實都是賠錢的成分居多,能夠有紀律,有想法的投資人並不多見,若能做到,光靠股利所領取報酬其實就很可觀。像我有個同事,買股票跟賭博沒兩樣,他都是玩當沖,憑一些小道消息就下單,偶而賭對賺了一點錢,但隔天可能就輸光,統計下來還是賠錢,因為他根本沒有研究產業、市場趨勢等。
開創第二份收入來源
除了上述投資方式,還有沒有更好的收入來源呢? 在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中,以及巴菲特給女兒的10個忠告裡面都有提到,別選固定薪水的工作,這點應該顛覆不少人的觀念和想法,或是很多人無法接受,要讓自己不再領死薪水? 有的,就是經營副業。
經營副業的方式很多,有些人是打第二份工,但如同上面所說,若還是以時間換取金錢的工作,並無法替你創造太多收入,畢竟一天就是24小時,你又有多少時間可以打工? 更何況,很多上班族下班時間並不固定,很難在下班之後另外安排工作。
除了打工,那我們就來創業吧! 有特殊專業能力的人,如軟體工程師,可以自行接案,接案也是很不錯的創業方式,只是案件來源也不穩定,且必須要接到案子,才有收入,很多人常常是有了一案之後沒有下一案。
有沒有另外一種創業方式,可以有穩定的收入來源,但卻不是以時間換取金錢的方式的嗎? 有的,就是「直銷」,直銷除了是創業外,也是種被動收入來源。
直銷的優缺點
直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很差,如老鼠會、詐騙、強迫消費、東西很貴、洗腦,這些都是直銷給人的負面印象,其實一開始我也這麼覺得,總覺得直銷不是正經事業,但在仔細了解直銷的運作原理和制度之後驚覺,我太晚認識直銷了! 直銷的好壞,很大因素取決於直銷公司,直銷公司若能提供好的制度,好的產品,讓經營者和消費者加入沒有壓力,就可以有穩定的收入和客源,甚至可以永續經營下去,最終達成一種被動收入來源。
直銷公司的經營模式可參考我的這篇文章:組織行銷的魅力,基本上,直銷就是種組織行銷或網路行銷,透過眾人加入形成消費網路,每個人的消費相互連節結,消費必須要是沒有壓力、不強迫、完全是自由消費,這樣就可創造可觀且永續的收益。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「網路的效用與使用者的平方成正比」,當加入直銷組織的人越多,效益就越可觀,你想想,一個網站或平台是不是加入的會員越多,越會吸引人加入,平台業者就有賺錢的機會,直銷也是相同的道理。
直銷也不是全無缺點,直銷的缺點是一開始最難,需要邀請許多人加入,才可以開始真正發揮效用,真正開始賺錢,如同一輛車,要從靜止到移動,需要耗費許多燃料才可以讓車子開始移動,但當加速到一定程度之後,車子不但可以越開越快,而且相當省力省油,不需花費太多汽油就可以高速行駛,直銷也是相同道理,但很多人往往在組織建立起來之前就放棄,相當可惜。
關於直銷的優點缺,以及我加入的直銷公司,可以餐考網站上其他文章,或是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,都有相關說明,也歡迎你加入我們的行列,開創第二份收入。
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,請參考「關於我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