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多美

有錢人想得跟你不一樣,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?

Posted on:

慢慢有點年紀之後,開始對「時間」很珍惜,想利用時間走遍這個世界,陪小孩成長。以前工作的時候,若能有簡單、輕鬆、沒什麼事情的工作,一定覺得很好,只要混過一天就可以領到薪水,何樂而不為?但現在覺得這是在浪費生命!與其浪費時間呆坐在辦公室,不如把這些時間拿去做其他事,甚至是出去玩,這樣的人生不是才有意義嗎?只是,「金錢」還是很現實的考量,沒有錢萬萬不能,所以只能繼續坐在辦公室,才有薪水領。因此,我也開始在思考,有錢人是怎麼賺錢的?他們的工作或許也很忙碌,但相對的,他們也因為不用擔心金錢問題,就有時間可以到處遊山玩水,想去哪就去哪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?怎麼才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?有錢又有閒呢?

艾多美

年後跳槽替自己加薪? 還是開始兼差副業比較穩當?

Posted on:

根據天下雜誌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中指出,104人資學院調查台灣1,017家企業,涵蓋213個職缺,平均年薪為67.7萬,此金額已包含年終獎金、津貼、傭金等,換算下來平均每月實質收入為5.6萬,創7年新高。雖說創7年新高,但這個數字你真的滿意嗎? 各產業的平均年薪也有大大的差異,年薪最高的行業,毫無疑問是半導體,年薪平均達96.9萬。疑?台積電的獎金不是隨便都破百萬嗎? 怎麼平均還不到百萬?可見只有少數公司的少數人可以領到到高年薪,平均的概念其實不太適用,要看中位數可能會比較準確,畢竟少數人的高薪就可以拉高整體平均,根據主計處的統計,2022年的年薪中位數為50.6萬元,跟平均的67.7萬元就有17萬元的差距,就像鄉民常常舉例,我跟郭台銘平均下來,一人有30億美元,這些統計資料不過只是數字遊戲,因為聽起來很嚇人,實際卻是天差地遠,這社會已經M型化,少數人有多數財產,要自己實際感受才是最重要的。

艾多美

經營副業、替自己加薪

Posted on:

每到發年終獎金的時刻,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(我每次都是愁的那家),以往新聞都是報導某某金控今年年終獎金XX個月,近兩年則是長X海運,年終獎金40個月,看了讓人好生羨慕。不過,這些都是特例和少數,大部分人的年終獎金我想都在2個月上下吧? 要有高額的年終獎金,除了本身的努力之外,選對產業和公司非常重要,但這些往往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,誰不想去年終獎金高的公司? 很多時候都是要看緣份,能力好不一定進的去這些公司,也要看你跟面試時有沒有回答到面試官的喜好、甚至是跟面試主管投不投緣,這都會影響是否錄取,更何況,不是天天在過年,沒有一間公司可以每年都有高額獎金。

艾多美

直銷都很顧人怨? 那是你方法不對,也沒選對公司

Posted on:

一般人只要聽到直銷,第一個反應都是討厭和拒絕,沒有例外,連我也是一樣。如果聽到有人在做直銷,心理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:「拜託別找我!」,甚至連電話都不敢接,若是稍微關心你的人則會問:「怎麼會跑去做直銷?」,而且是語帶輕蔑的口氣。如果直銷那麼不好,為什麼會一直存在?而且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?根據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的資料顯示(多層次傳銷事業營業總額首次破千億元),民國110年,台灣直銷的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,10年來已經成長超過60%,且還在持續成長中,可見直銷產業有其發展潛力。

艾多美

組織行銷的魅力

Posted on:

「組織行銷」或稱做「網路行銷」,是一種很有魅力的行銷方式,它的概念是透過「一群人」一起經營事業,透過眾人的力量完成目標,互利互惠,而不是單打獨鬥,當組織能夠建立起來,你就可以有持續不斷的被動收入(建立被動式收入)。說起來有點玄,簡單說明如下。

艾多美

建立被動式收入

Posted on:

現在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在富者越富的時代,大家開始在思考富人的思維是什麼? 我們如何能跟富人有相同的思維,讓自己也變成有錢人? 這裡說的有錢,不是明確的數字,如1億或2億存款,而是指足夠支持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金額,畢竟每個人想到的生活模式不同,花費也就不同。更進一步來說,若能達到財務自由(被動收入大於支出),是更多人想要追求的目標。